客服电话:4000-963-100 合作案例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

票圈闲话

票据融资飚升的背后:央行默许的一场套利“抢钱”游戏

票圈闲话 2019-02-18 08:43:21    华尔街见闻等

  2月15日,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,一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3.23万亿,预期 3万亿,前值 1.08万亿;一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4.64万亿,预期 3.31万亿,前值 1.59万亿,贷款和社融增量双双超预期。

  一月份贷款数据无疑创新高的猛。但猛的背后,一方面是一月份票据增量比较高。一月份表内票据新增5160亿(同比增加4813亿),为历史次高,而未贴现票据则高达3786亿,表内外票据合计增量达到8946亿。

  在回答怎么看“票据冲量”、“票据套利”的问题时,央行表示,一月份票据融资增长较快,原因有三:

  一是票据利率下行,使用票据融资的企业中,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六成。

  二是票据在解决账款拖欠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。大量企业通过签发和转让票据解决账款拖欠和资金周转问题。

  三是季节原因。

  央行表示,个别套利现象难免是有的,央行也在密切关注。

  在央行正式公布数据之前,不少券商投行都做出了一月份票据融资激增的预测。天风证券更是指出,这象征着新一轮信用宽松周期的开启。

  那么,这背后真的是实体企业的需求提升?又或是另有隐情呢?


  一月份票据激增是真实需求么?

  从历史规律来看,一月份往往是信贷投放最为集中的时间段。银行信贷额度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,有着季节性的放贷冲动。由于票据具有信贷属性,在贴现时占用了银行的信贷额度,计入当期新增贷款,而未贴现票据则是表外融资,但计入社融总额中。所以,商业票据的激增被认为是一月份信贷规模将创新高的重要依据,并且觉得这是实体经济需求回升的表现。可是,如果真的深入一线后,市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
  一月份,市场出现了一个极佳的套利窗口期。企业可以通过开票、贴现和结构性存款之间进行一场无风险的套利交易。

  从去年开始,通过降准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后,银行不缺资金,但信贷额度和资产荒的问题下,放贷谨慎。如今,新年伊始,银行有了新的额度,并且央行增加了再贴现额度,这就让贴现利率在一月份持续下行,甚至比结构性存款的利率还低,套利空间就此打开。

  敏锐的企业早已捕捉到这个套利窗口,开始蜂拥至银行开票套利。现在的行情下,铜贸易商为例,A企业向B企业买铜。那么,A企业可以率先将资金存至某商业银行做一笔一年期的结构性存款,收益率为3.6%左右。因为结构性存款也算是银行表内存款,所以企业可以通过这笔结构性存款抵押给银行,银行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来开具银票。

  以1个亿的资金量来计算,企业将1个亿的资金作为结构性存款,年化收益为360万元。银行开具一张1个亿的承兑汇票,收款人为B企业,贴现利率为3.1%,所以,贴现成本为310万元。因此,A企业净赚50万纯利差(360万-310万=50万)。A企业收到铜之后,再以1亿元的价格平出,回收了现金流。如果,去掉仓单成本(约为0.1%)和开票成本(0.05%),收益为35万左右。对于A企业来说,现金流并未减少,反倒还增加了35万的收益。

  如果,A企业的资质足够优良,授信额度足够高,银行甚至可以不需要存款抵押,相当于A企业一分钱没抵押,就申请了1个亿的银票,经过一轮套利后,现金流非但一分钱没少,还多出了1个亿。

  一般情况下,完成这样一笔的套利交易,从寻找交易伙伴和一系列仓单转让,到银行放款和贴现,需要2天左右的事件,也就是说一周可以做两笔半,但贸易商一般不会将付款拖过周末,所以一周两笔套利是较为合理的。

  同时,在一月份的时候,结构性存款和贴现利率的利差有100BP,也就是1%的利润空间(每家银行报价不同)。以一个亿的资金体量来计算的话,每笔套利可以赚近70-80万元,一周就是150万元左右,一个月就是近600万的收益。传统意义上,银行产品的收益都是后置的,也就是说要一年后才能拿到收益。不过,不少银行为了揽储,可以收益前置,企业可以当场取得这笔收益。

  上个月,100BP利差的窗口期持续时间了几周,这就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场。而去年,贴现和结构性存款利差较小,不少贸易商和企业如果算上自身的资金成本,并没有多大的盈利空间,所以做的不多。

  对于银行来说看似亏损,但却也在赚钱。因为,银行可以将收到的银票再贴现给央行,赚取盈利。

  再贴现是指持有票据的金融机构在票据到期日前,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中国人民银行,由其扣除一定利息后,将约定金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。

  据天风证券的报道,再贴现利率为2.25%。银行可以把收到的银票再贴现给央行,央行收取2.25%的利息,但银行从客户身上收取的则是3.1%利息,银行赚取85个BP即0.85%,但当前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和贴现利差仅为50BP,相当于银行亏给了客户50BP。但实际赚了85BP-50BP=35BP。

  所以,在这种行情下,票据激增的背后是企业在进行疯狂的套利,而银行端则也很喜爱这种业务,本质上则是资金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空转。


  央行会不知道么?

  这一切的套利,实际上都被“央妈”看在眼里,而且也默认了这种行为。

  随着央行的力推及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,电票已经成为主流。原先,承兑汇票都是以纸质形式兑换。如今,电子票的推广,可以使央行更加容易监控票据流向。2018年后,更是规定了100万以上的汇票都必须通过电票办理。这套系统完全可以很好的监控票据和套利流向。

  央行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来对待票据融资,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。银行为了揽储,通过上浮结构性存款,但在企业需求不振的情况下,贴现率的下行压缩了银行利润空间,甚至还会有亏损的可能。而且在经济下行阶段,银行惜贷甚至不肯放贷的情况下,央行只能通过提高再贴现额度,来鼓励银行通过票据融资来扩充社融和信贷规模。同时,创造出了足够的套利空间来吸引企业进场。对于有能力的企业来说,这无疑不是央行在送钱给你,可对一些没有授信额度的小微企业来说,这种好事他们就没办法参与了。

  由于贴现票据能够算表内融资,而未贴现的则归为社融总额,所以央行允许套利空间甚至主动扩大利差吸引企业进场,这也是粉饰社融和信贷数据的无奈之举。

  因此,票据规模激增的背后,依旧是资产荒和信用不畅的问题。不过,就算信用暂时依旧无法畅通,但只要持续的“滴灌”,总会有漫出来的那一刻。

  评论指出,这种依靠票据冲量的情况不可持续,一方面监管可能会有所盯防,另一方面,此前是贴现利率和结构性存款利率之间存在套利空间,激发企业开票,随着这种套利增加,空间缩小,这种套利驱动的开票行为也会减少。目前的观测来看,2月份票交所的票据承兑和贴现量大幅萎缩。2月份票据会回到较低的增长水平,依靠票据冲贷款规模也不太可持续。


推荐阅读

1月信贷和社融有点“疯狂”!宽信用效果很显著,票据果然很给力!

再谈票据经纪试点:其实就是票交所拉上银行一起干“贴现通”

重磅:央行全面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!账户开立之日即可收付款

票交所时代,商票的未来发展空间如何?

“包装户、公转私”,这些票据交易行为非法吗?两高给出解释

 

  融资线声明:以上内容系编辑整理自相关媒体,融资线为承兑汇票贴现报价服务平台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。

票据融资飚升的背后:央行默许的一场套利“抢钱”游戏


融资线声明:以上内容系编辑整理自相关媒体,融资线为承兑汇票贴现报价服务平台,登载此文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。
最新评论